那天刷手机看到有人讨论国家崛起,说得云里雾里的,我这种理工男实在憋不住了。抄起笔记本就开干,非得整明白不可。
一、先找家伙事儿
书架顶上那本《大国兴衰》落灰三四年了,这回踩着板凳够下来。刚翻两页就觉得不对劲——全是几百年前的事,现在早变天了!气得我直接点开平板搜最新文章,连着翻二十多页,看得眼睛发花。
二、被现实打脸
原先觉得国家强不强就看军事牛不牛,结果查数据发现:沙特武器堆成山,芯片全靠买。反观以色列巴掌大地盘,导弹系统自己造,阿拉伯国家围着打都干不动。下午接娃放学路上突然想通——这就像装修房子,光买高端家电没用,得会自己接电线!
- 钢铁厂测试:拿中国举例子,1949年钢产量15万吨,给全村钉钉子都不够,现在一天造旧中国八年的量
- 麦当劳定律:98年老家开第一家洋快餐排队三小时,现在县城都有三家,可乐杯上的水珠还没干透
三、菜市场悟道理
周末买菜更有意思。卖菜大爷电子秤连着二维码,扫完直接跳政府食品溯源平台。这破秤背后是物联网+5G+政务系统!回家路上琢磨:古代修长城算超级工程?放现在还不如个快递分拣中心复杂。
四、遭闺女灵魂拷问
正整理笔记,小学生突然探头问:“爸你说唐朝那么强,为啥没发明Wi-Fi?”直接给我问懵了。关键在持续创新生态!郑和船队再壮观,回航就拆图纸锁柜子,跟现在天天迭代的民营火箭公司根本两码事。
拍大腿总结三点:
- 别只看表面风光,要看工厂能不能自己造母机
- 别光数航母数量,要看老百姓手机里装着多少国产APP
- 别迷信老祖宗辉煌,得看现在实验室半夜亮不亮灯
那天记完笔记都凌晨两点了,泡面汤洒键盘上擦半天。要我说,国家崛起就跟熬老火汤似的,锅够结实(工业基础),火候够稳(制度保障),还得舍得放料(人才投入),缺一不可!你们觉得最关键的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