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迷上了种麒麟菜,听说这东西健康又好吃,就琢磨着试一把。结果发现,海里种和土里种差得老远了。我就把自己的折腾过程从头到尾唠叨一遍,关键点都给你整明白了,保准助你少踩坑。
先说说为啥开始搞这事
那天去菜市场,看到一个老农卖新鲜麒麟菜,绿油油的,我一尝还贼鲜甜。心想着,这玩意儿要是自己能种,不光省钱,还能天天吃个新鲜。回家后上网一查,麒麟菜能种海里也能种土里,但网友说法乱七八糟,有人吹海里种长得多快,有人坚持土里种更好养活。得,咱也甭光听别人扯,干脆自己动手试试。这就跑去附近农资店买了袋麒麟菜种子,店里老板还一脸不解,说这玩意儿谁种家里?我可没管,就十来块钱的事。
准备工作整起来
麒麟菜种子到手了,我开始备家伙。先在自家后院圈了块地当土种区——这地是块硬土坷垃,连块烂泥都差点找不着。我抄起铁锹就开挖,深翻、拍松、加点草木灰,就跟种普通蔬菜似的。转头又搞海里种:没真下海,买了个大水缸当模拟海区,放了盐水和海水营养液,水温调到二十几度,全是照着网上偏方来的。整完这些,我已经一身汗,但心里美滋滋,觉着成功在望。
土里种的操蛋经历
土种区先动手——我撒了种子,盖层薄土,浇一大瓢水。头几天屁事没有,过一周冒绿芽了,我乐得直跺脚,天天跑去瞅。谁曾想,好景不长:赶上连续几天暴晒,泥巴干得快裂开缝。我赶紧补水,结果浇过头了,水积在土坑里泡烂根。折腾两周,活着的不到一半,长得跟黄豆芽似的又细又黄。急得我差点砸铁锹,后来自个儿琢磨:土种全靠天气伺候,干不得、涝不得,太磨人。
海里种的起起伏伏
海水缸这边也不省心。种子扔下去,头几天一点动静没有,我还当泡烂了。耐着性子熬到第十天,突然窜出一堆小芽,长得飞快,几天就半缸绿,我差点笑出声。可高兴太早了:盐水浓度高了点,叶子全发蔫泛黄。我赶紧加水稀释,差点整成淡水缸。来回调试盐分,费老大劲才稳住。长是长得挺猛,但缸里时不时冒藻类,得手动清理,不然全挂掉。这玩意儿看着壮实,娇贵得很。
区别到底在哪儿?关键点大揭晓
前后熬了两个月,总算有个结果。土里种的长得慢吞吞,活下来的都矮小;海里种的窜得跟火箭似的,可管理麻烦得要命。两边一比对,发现根本区别就俩字:盐分和折腾劲儿。土种缺不了人工浇水,一旦手懒就废;海种靠盐水催着长,但盐度调不准就一命呜呼。关键因素我总结给你听,记牢保准少走弯路:
- 控盐要精:海里种必须模拟海水,盐多了死菜,盐少了不长,没事就测测盐分仪。
- 水别搞混:土种多浇涝死、少浇干死,摸着土皮微湿就行,千万别脑门一热猛灌。
- 光照得足:两样都爱太阳,但土种更怕暴晒,用树枝遮个阴就成。
咋就成功了
后来我学乖了,用折中法子:后院留块土种区遮阴控水,海水缸调盐配光。再种一茬,两边都长得绿油油,我摘了直接炒菜下饭,味道比买的还鲜。这种菜不难,关键在摸透它性子——海里种省心长,但得勤收拾;土里种省事,但得多伺候。现在我家菜园子常备这货,想吃随时薅一把。
整完这摊事,我算明白了,网上说的玄乎其玄,真不如自己折腾一遍踏实。有想法的朋友别光想,干就完了,照着我的经验,保准你能吃上亲手种的鲜麒麟菜!